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李晓明谈儿童青少年阅读:让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各展所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11:00    

4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儿童图书日。阅读,不仅是儿童青少年获取知识的工具,更是他们塑造人格、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也正在成为影响民族未来的重要命题。

让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各展所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到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郑家建委员提出“打造多元立体的儿童青少年阅读生态”时予以肯定。总书记指出:“数字阅读要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

对于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李晓明表示,两者各具优势,对于孩子们来讲都十分必要。首先,数字阅读十分便捷,像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所推出的“云上畅听会”“云展览”“童心话非遗”等栏目都是帮助孩子利用散碎的时间实现知识获取的有益尝试。但是,传统阅读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沉浸式体验是数字阅读所无法取代的。

“我们需要让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各展所长!”李晓明解释说,借助于数字阅读,提高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互动性;借助于传统阅读,帮助孩子学会沉浸式思考,冷静分析,学会严谨与系统地梳理知识内容。

“无论是数字阅读还是传统阅读,其核心都是内容至上,也就是总书记强调的‘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李晓明表示,无论任何时候,图书馆在做阅读推广时,都需要时刻把握住优质内容这一核心。

在坚持优质内容的同时,图书馆还要努力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在阅读中的参与感与互动性。那么如何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李晓明表示,在数字时代,只有对孩子们在数字阅读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及心理进行研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利用中国童书“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优质的中国童书不仅陪伴着中国儿童青少年成长,也在走出国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目前,正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会展中心举办的第62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据了解,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率领40余家出版单位组成中国出版代表团,以“阅读中国”为统一标识,携2500余种图书参加本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并举办多场文化交流活动。

国家图书馆今年也首次参与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李晓明告诉记者,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阅读推广项目推荐的许多图书都在本次展览上有所展出。“希望借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助力中国原创优秀儿童作品走出国门。”李晓明说。

中国童书是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李晓明表示,利用中国童书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要保证讲的是一个“好故事”。

如今,中国童书出版量正在以每年4万种左右的速度增长。那么如何从中选择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目呢?据李晓明介绍,像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阅读推广项目秉持中立、客观、时效的原则,在出版社、作者、孩子、家长之间架起桥梁,对新出版的童书进行遴选,每个季度为各年龄段的孩子们推荐适合阅读的书单。

另外,李晓明建议中国童书强化打造国内IP,推动原创童书的对外输出。李晓明说,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重镇,一直以来在世界各地的儿童阅读推广领域都发挥着重要推广职能。当前,国家图书馆仍持续强化在国际图联领域内的联系,通过学术交流、业务研讨、馆际互访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图书馆事务,推动中国儿童阅读服务项目走向世界。

同时,李晓明表示,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还将积极参与儿童阅读国际事务,通过与海外文化中心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借助图书交换、活动项目共享等方式,加强国内优秀童书的对外输出。

(光明网记者 张倩)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