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至2025年间,齐鲁师范学院鲁曜志愿服务队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核心,开展了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从高校课堂到基层社区,从红色基地到云端直播间,志愿服务队通过专题讲座、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激励青年学子及社会各界铭记历史、勇担使命。

一、深耕校园阵地,筑牢红色教育根基
鲁曜志愿服务队始终将高校作为红色教育的主战场。2024年11月30日,服务队面向教师教育学院2023级学生举办“红旅启航”遵义会议专题宣讲,通过时间轴梳理、视频影像呈现及互动问答,生动还原会议决策过程及历史意义。队员苏迅表示:“希望通过沉浸式宣讲,让学生触摸历史的温度,感悟‘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核。”此类活动在校园内引发强烈反响,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

此外,服务队还创新形式,联合教师技能社团举办红色图书交流会(2024年12月12日),通过分享《长征》《红岩》等经典著作,结合影视片段解析,激发青年对红色文化的深层思考。指导教师袭著高指出,活动不仅传递知识,更唤醒青年“以史为鉴、砥砺前行”的责任感。

二、延伸服务触角,传递红色温暖
志愿服务队将红色宣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入基层传递温暖。2025年3月5日,服务队走进山东健康逸乐医养中心,为革命老军人举办专场宣讲,并通过包饺子、听故事等活动拉近距离。老兵们讲述的战斗经历令志愿者深受触动,84岁老战士李爷爷感慨:“看到年轻人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当年的血没有白流。”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服务队专程赴威海文登师范学校(2025年1月5日),为新疆班学子定制宣讲内容,结合民族团结主题,鼓励青年学子“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活动获校方高度评价,被视为“促进民族融合、深化思政教育”的典范。

三、创新传播形式,拓宽红色文化辐射面
为突破地域限制,服务队探索“线上+线下”双轨模式。2025年2月21日,依托潍坊寿光新华书店平台,队员张思琪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直播,吸引百余人同步参与。网友留言称:“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与此同时,服务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体验。2024年12月8日,成员赴济南章丘水河村重走“模拟长征路”,完成匍匐前进、攻占“遵义城”等任务。服务队成员邢霄洁坦言:“汗水浸透衣衫的那一刻,才真正理解何谓‘革命理想高于天’。”

四、厚植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薪火
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服务队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2024年12月21日,成员走进章丘区博物馆,通过党史馆文物讲解与“追忆·不息”主题展陈,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追忆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点。鲁曜志愿服务队成员于子轩表示:“站在历史长河中回望,更觉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走进济南市章丘区龙盘山实验幼儿园开展"红色基因润童心"主题宣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宣讲团成员通过情景剧表演、历史图片展、手工实践、动画观影、创意绘画等生动形式,将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转化为幼儿可感知的红色教育素材。服务队与幼儿园所同步开展"画出我眼中的遵义会议遗址"主题创作,引导孩子们在图画中感受红色文化的庄重,培育了幼儿爱党爱国情怀。活动获家长问卷好评率98%,其"红色教育游戏化、历史叙事童趣化"的创新模式被章丘区教育局作为德育典型案例推广,为新时代幼儿思政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

五、社会效益显著,未来持续发力
据统计,鲁曜志愿服务队全年累计开展红色宣讲活动20余场,覆盖师生及群众超5000人次,获评“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等多项荣誉。鲁曜服务队负责人苏迅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拓展宣讲形式,计划开展全景历史重现、红色剧本杀等项目,让红色基因在创新中薪火相传。”

从高校讲堂到田间地头,从线下课堂到云端直播间,鲁曜志愿服务队以青春之名守护红色记忆,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正如队员董庞昕所言:“我们不仅是历史的讲述者,更是新时代的追光者——让红色精神永远滚烫!”(供稿人:齐鲁师范学院 苏迅 王艺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