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视频|多款“得意”文创汇集,2025广州荔湾版权宣传周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6:25:00    

Transparency

4月22日,以“守护版权成果 畅享创意生活”为主题的2025广州市荔湾区版权宣传周活动在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启动。活动由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指导,荔湾区版权局主办,汇聚非遗传承人、文化企业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版权保护与文化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广州市荔湾区版权宣传周活动在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启动 通讯员供图

本次活动集中展示荔湾区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转化领域的丰硕成果,包括“广州市荔湾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成果展”“开往春天的版权列车”“非遗集聚区合作签约”等特色项目。

其中,“白石老人”“广州阿棉”“如意‘螂’君”“大文白切鸡”“泮塘五秀”等多款具有广府文化特色、荔湾元素的文创产品也在现场亮相。

特色文创产品在现场展出

活动现场,张民辉、谭广辉、尹志强、翟惠玲、唐锦全、王新元、周承杰、唐沛文、阎京、姚文龙10位非遗传承人及文化工作者获聘“荔湾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推广大使”。

Q版粤剧人偶周边产品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钢琴文化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荔湾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西区邮政局、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微充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广州恒美生活艺术服务有限公司、一桌(广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屿社玩意制作文化有限公司10家荔湾区文化企业获颁“荔湾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突出企业”证书。

活动促进了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

在此次活动中,荔湾区版权局与广东联合图书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助力荔湾区优秀版权转化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推广;珠江钢琴创梦园牵头荔湾非遗集聚区与广州品韵创意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版权确权、授权等环节深化服务,促进非遗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

珠江钢琴创梦园牵头荔湾非遗集聚区与广州品韵创意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通讯员供图

“粤剧是荔湾的文化品牌和标志,凝结了几代人的艺术智慧和记忆……”荔湾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推广大使、粤剧非遗传承人唐沛文现场分享了作为少儿粤剧传承导师,在粤剧文化保护方面的心得。唐沛文说,在向孩子们传播、推广、培训粤剧的过程中,会以动漫、武术、篮球、龙舟等多元化形式让孩子们接触、了解粤剧。

荔湾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推广大使、粤剧非遗传承人唐沛文在现场分享 通讯员供图

然而,在传授过程中,唐沛文发现,出现了部分粤剧剧目、曲目、表演形式被随意删减的现象,这不仅损害粤剧创作者的权益,更削弱了文化创新的动力。她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共同重视非遗版权的保护,支持原创,抵制侵权,让传统文化在法治保护的土壤中焕发新生。”

荔湾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突出企业代表、广州微充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鹏翔分享了企业运营齐白石艺术中心广州办事处的心得。

陈鹏翔介绍,在2024年4月,“非遗传承·白石风韵”齐白石艺术版权与非遗联动创新展览在珠江钢琴创梦园R艺术空间开幕。展览集中展示50多位非遗传承人创作的90余件作品,覆盖26个非遗项目。

此外,齐白石艺术中心还与商业品牌进行联动,以品牌IP,激发文化活力,“比如,与蜜雪冰城孵化的品牌幸运咖合作,以齐白石的荔枝,打造包含传统国画文化的动画。此次合作联动上线7天,相关产品售卖超115万杯。”

荔湾版权保护服务工作站 通讯员供图

作为中宣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荔湾区近年来构建“保护-转化-传播”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三雕一彩一绣”等非遗技艺的版权转化。活动现场重点推介了以广州地铁11号线为载体的“版权列车”,成为荔湾非遗展示的窗口。

承办单位代表何子彬介绍,8节车厢、7个专题,犹如文化明珠,穿梭在城市之中。48个看板设计、54个车门设计,每一处细节都精心雕琢。

文|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记者 马思泳(除署名外)

视频|记者 马思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