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华全媒+|闻风而动 北京多措并举防范应对大风天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1:53:00    

来源:新华社

4月11日夜间起,呼啸的大风从西北向东南逐步推进,吹遍北京。据北京气象部门介绍,此次大风天气具有极端性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12日白天将进入风力最强时段。为确保城市日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群众出行安全,北京市多部门闻风而动,多措并举防范应对大风天气。

4月11日下午,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工作人员对停航靠岸的游船进行加固。新华社记者 杨淑君 摄

据北京市交通部门介绍,考虑到山区地形复杂,大风天气易引发落石、树木倒伏等安全隐患,12日首班车起,北京市396条涉山区线路停驶221条,区间运行61条,北京市郊铁路S2线、怀柔-密云线、通密线列车12日全天停运。同时,12日首班车起,北京市15条地面高架线路区段停运,共涉及106座车站、216公里,地下段及不涉及地面高架线路的其他线路照常运营。

4月11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托幼用地工程施工现场,项目人员拆除临时围挡。(中建二局安装公司供图)

根据北京市应急办发布的大风橙色预警公众防护指引,预警期间应停止一切室外施工作业和游乐活动。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托幼用地工程施工现场,项目部已停止一切室外作业,并将苫布拼接处用重物压实,防止形成扬尘污染。与此同时,项目部还对施工现场开展了全方位检查,及时拆除所有高空围挡,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施工方中建二局安装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汪东卓介绍,项目部组织了防风避险专题培训,建立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确保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全力筑牢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防线。

12日,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等多家公园、博物馆临时闭园(馆),并于大风来临前开展了消隐排查,采取相应防护措施。记者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了解到,公园的古建、文物部门对园内殿堂门窗进行了加固,同时将古建内离门窗较近的文物挪移至安全位置。此外,对古建外檐匾额楹联进行加固,收起露陈文物周边的临时牌示、临时设施等。

4月10日,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员工在阳坊镇温南路对重点线路开展特巡。(国网北京分公司供图)

大风天气来临,城市运行保障格外重要。北京城管部门组织电力、燃气、热力等企业加强设备设施巡查,防范树木倒伏等大风次生灾害损坏电气热设施设备,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平稳。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介绍,大风预警期间,该公司共安排4300余名应急抢修人员,携273台套中低压发电车、358台小型发电机在全市分区驻扎。同时,调派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携带应急装备,提前抵达延庆、昌平、怀柔等区,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准备。

北京园林部门对前期城市树木风险评估筛选出的4800余株风险树木进行了加固、修剪。市、区两级应急力量全时在岗备勤,持续加强重要部位、重点道路的巡查巡护,及时处置涉树隐患和突发情况,全力保障城市运行。

北京气象部门介绍,预计12日夜间至13日白天,风力将有所减弱,平均风力4至5级,阵风8至9级,西部、北部阵风9级以上。13日入夜后,风力明显减弱,14日下午此次大风天气影响结束。

北京气象部门提示,建议公众在风力最强时段非必要不外出,在外务必注意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以及高大的建筑物,防止高空坠物。北京水务部门提醒,大风天气期间,强风可能卷起杂物、掀起大浪,导致堤岸湿滑或塌陷,存在溺水风险。请市民远离河道,保障自身安全。(记者田晨旭、杨淑君、马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