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保护 平等保护 预防保护 协同保护
检察音符
在涉外知产保护一线澎湃跃动
在北京,建筑风格各异的使馆汇聚、跨国公司总部林立、高新技术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聚集,无不彰显着这座千年都城的独特韵律。当前,“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加快、程度加深,对涉外检察工作尤其是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临近,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近日,记者深入北京市检察机关,感受那些跃动在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一线的检察音符。
严格保护“不能说的秘密”
“这家公司在所在领域深耕多年,技术成果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我现在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商业秘密权利人和我交流时那张交织着自豪、焦急、痛心等复杂情绪的脸。”近日,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白云山向记者介绍了该院办理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
据悉,权利公司是一家从事某技术应用领域安检设备软件、硬件产品研发和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2011年5月起,公司原核心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孙某某、胡某某等4人陆续离职,窃取核心技术信息及海外客户资源从事同类经营业务,造成权利公司损失超千万元。2021年3月,上述人员陆续被公安机关传唤到案。2021年4月1日,孙某某、胡某某被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批准逮捕。
“希望检察官为我们主持公道!”2021年8月,案件移送海淀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权利公司向办案组表达了强烈的维权诉求。
白云山告诉记者,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面是出海企业跨越十余年的维权难题,一面是侵权地域跨境、技术秘点复杂以及犯罪嫌疑人的“拒不认罪”。为此,办案组第一时间启动了技术调查官辅助办案、技术性证据专业同步辅助审查机制,“我们会同技术调查官、检察技术人员,通过代码溯源、版本日志分析等技术手段,在数百万行数据日志中准确锁定犯罪证据,并创新采用‘整体评估单项区分’的思路量化损失,准确认定犯罪事实,最终破解了‘零口供’难题。”
除了技术以外,经营信息同样也是企业出海经营中的核心资源。白云山介绍,除了公安机关移送的涉技术商业秘密犯罪事实以外,办案组在与检察技术人员联合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孙某某还存在侵犯权利公司经营信息的行为。对此,检察机关主动调取有关民事案件卷宗,以刑事案件证明标准重塑了经营信息被侵权事实证据链,依法履行了追诉职责,追加认定经营信息损失数额305.68万元。2022年1月24日,海淀区检察院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对被告单位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和孙某某等4名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
经多次开庭审理,2024年6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对检察机关指控的被告单位及被告人向境内外销售的设备中共计6个技术秘密点的侵权事实以及侵犯商业秘密权利人经营信息的事实和罪名均予以支持。其中,被告单位在相关民事诉讼判决中已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基础上,被判处罚金,4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至十个月不等刑罚,部分人员适用缓刑,各并处罚金。2024年12月,法院裁定驳回孙某某等人上诉,维持原判。
此外,海淀区检察院还于2022年底结合犯罪行为特征和技术专家意见,从权利属性、技术保护措施等多个角度向权利公司制发检察建议。权利公司复函表示:“检察机关提出的专业建议,指向精准,有操作性。我单位将充分吸收采纳,把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常态化推进,提升商业秘密管理能力和科技水平,保持在全球安检领域的技术优势。”
平等保护中外企业合法权益
2021年冬天,李先生网购了一套环球影城魔法袍,准备带女儿圆一场“巫师梦”。可拆开包裹时,粗糙的针脚、歪斜的商标让他瞬间心凉。“这绝对是假货!”李先生愤而报警。正是这次报警,让涉环球影城周边商品的制假销假犯罪网络慢慢浮出水面。
经查,因发现在北京环球度假区热度持续攀升的带动下,魔法袍等周边商品极为畅销,鲁某等人通过自行加工缝制、委托贴标的方式,生产带有环球影城及相关IP注册商标的魔法袍、围巾等周边商品,并销至京、粤、苏三省(市)多地的采购商处,再通过网络店铺伪装成正版商品加价售卖给消费者,截至案发时,涉案销售金额达4191万余元。
“这是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涉案人员有人制售假冒标识、有人制衣贴标、有人批发分销、有人网店零售,整个流程环环相扣、分工协作。”通州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汪玫瑰向记者介绍。依托北京环球度假区检察室的职能和对接会商机制,检察机关第一时间了解到案件线索。由于该案销售数额大、涉案人员多、涉及范围广,检察机关适时介入,以上述销假案为突破口,逐层核实上游犯罪线索,补充调取11家涉案网络店铺后台销售记录、相关司法鉴定意见、真伪鉴定等19份关键证据,准确认定销售金额。
“案件受理时,侦查机关认定了环球影城的商标权利人为被害单位。经全面核实扣押商品信息,我们发现部分商品属于联名款,需要追加认定有关影视IP的商标权利人为被害单位。”汪玫瑰告诉记者,被害单位的准确认定,不仅关系到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准确性,还直接影响后期司法执行工作及损失弥补,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体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据悉,在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对涉案10余个资金账户采取冻结措施,为被害单位追赃挽损120余万元。
2023年4月,经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对鲁某等12人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十个月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刑罚,各并处罚金。
“只有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平等保护在华中外企业合法权益,才能吸引更多企业来到中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汪玫瑰对记者说。

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与NBC环球公司举行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
环球影城相关知识产权权利人表示,中国检察机关依法平等保护中外企业知识产权,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展现了中国检察机关高水平守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的作用。
预防保护“抓前端、治未病”

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检察官为“先丰企航”实训营的企业学员普法授课,课后与企业代表交流。
“非常高兴在‘先丰企航’实训营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涉外知产保护经验,希望此次以案释法能够为各位企业代表提供帮助。”2025年2月,当记者走进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的普法现场,看到刚刚结束普法授课的丰台区检察院检察官邓莉莉正在与企业代表进行热烈交流。
“‘先丰企航’实训营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为出海企业打造的集培训、交流、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丰台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李曼君介绍,该院依托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的检察联络站沟通联络机制,截至目前已为实训营中的出海企业带来3期涉外知产保护主题授课。邓莉莉此次授课主要面向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开展经贸活动的企业,结合检察办案实践及商标抢注、商业秘密泄露、软件著作权侵权等常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向企业进行法律风险提示,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商贸竞争提供法治护航。
预防保护,不只是强化普法,更需推动源头治理,实现由案到治。
邓莉莉介绍了一起该院办理的假冒注册商标案。苏某某等3人于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间,在电商平台销售假冒国外某知名品牌的智能马桶和淋浴花洒,累计销售金额达360余万元。“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我院经审查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不仅销售假货,还直接参与生产制造,遂变更定性为假冒注册商标罪,量刑建议获法院判决支持。”邓莉莉说。2025年1月,苏某某等3人因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至一年不等刑罚,并处相应罚金。
“案件的办结并不是检察工作的终点,而是进一步挖掘隐性、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源头治理的起点。”李曼君告诉记者,检察机关针对此类案件暴露出的涉案电商平台对入驻商家管理监督有待完善等问题,向有关公司制发了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踪落实。目前,平台已经完善对入驻商家的动态监管机制,运用大数据手段对交易异常等行为实时预警。
协同保护
助力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朝阳区是北京市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涉外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2025年3月,在朝阳区检察院办公室内,检察官燕帅向记者展示了该院发布的《涉外检察白皮书》。据悉,该院发布《涉外检察白皮书》入选了中国政法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组织评选的2024年“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十大典型案例”。
随即,燕帅向记者介绍了一起该院办理的跨境售假案件。该案中,王某等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低价收购被企业长期使用后淘汰的某国知名品牌交换机,通过拆解机器、更换外壳、修改序列号、清理数据、加贴假冒商标等方式,对二手交换机进行翻新贴标,再通过电商平台销至境外。由于被侵权品牌在国际市场拥有较高认可度,而王某销售的翻新机价格仅为正品的三分之一,且标榜正品,短时间内吸引了一些境外买家购买。
“王某等人为实施犯罪,成立了一个集进货、翻新、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团队,通过电商平台远销海外。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权利主体的知识产权,更对我国国际市场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燕帅告诉记者。

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办案人员讨论涉外知识产权案件。
考虑到王某等人的作案特征,该院办案团队专门调取并审查了涉案公司的报关记录,发现在某地机场海关还扣有一批由涉案公司申报出关的相关侵权货品未纳入本案刑事处理范围。于是,检察机关第一时间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最终成功追加了该部分犯罪事实并获法院判决支持。2023年5月,法院依法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被告人王某等人有期徒刑二年至十个月不等刑罚,各并处罚金。
“‘检察官的专业,让我们增添了在这里放心经营的信心。’这是权利公司事后对我们履职的评价。”办案组成员庄小茜对记者说,做好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仅凭检察机关“单枪匹马”是不现实的,需要各方凝聚合力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制假售假的犯罪行为,还有其背后复杂的市场行为、监管行为。既需要形成行政司法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还要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和主管单位、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多个主体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
据悉,朝阳区检察院先后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管委会、北京CBD管委会建立了协调联络机制,并设立知识产权检察服务站,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从核心技术到文化创意,从工业制造到消费品牌……北京市检察机关以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专业与创新,诠释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展示着“首善标准”的检察担当。正如一位检察官在办案手记中所写:“每高质效办好一个涉外知产案件,就是为世界创新的火炬添一束光。”
让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
成为护航创新与开放的坚实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
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马一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既是维护国家创新竞争力、保障出海企业合法权益的坚实盾牌,也是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涉外知识产权检察领域履职成效显著,在打击犯罪层面,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惩治涉外知识产权犯罪行为,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件的办理,对违法犯罪者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在服务保障企业发展上,主动作为、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在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需求,提供精准的司法指导;在对外交流方面,积极将检察元素融入国际平台、国际化论坛,讲好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故事。
为持续推动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果,希望检察机关能够与高校等单位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开展前瞻性研究,为解决实践新问题提供理论指引,同时强化涉外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既精通我国法律又熟悉国际规则和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相信在检察机关的不懈努力下,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履职必将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检察日报 简洁 庞天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