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体重管理年来了! 成都69家医疗机构开减重门诊 部分健身房客流明显增长|民情瞭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1:26: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文君 摄影报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这一度让减肥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网友纷纷评论,“国家喊你减肥啦!”“国家监督,这肥不减是不行了。”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各类“减重处方”正逐渐融入大众生活,减重治疗、健身锻炼等减重方式成为不少成都市民的首选,一场全民参与的“健康减重”行动正在展开。

医疗机构减重门诊渐火

特色诊疗服务受欢迎

记者从成都市卫健委获悉,当前,成都市已有69家医疗机构开设减重门诊。为帮助肥胖患者科学减重,成都市多家医院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诊疗服务模式。

在清明假期前的最后一天门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的候诊区早早地排起长队。电子叫号屏不断刷新,提醒患者准备就诊。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

侯女士从2022年就开始在这里接受减重干预治疗,但今年复诊时她发现,排队时间相比之前翻了几倍。“以前半小时就能看上,现在排队要两小时。”她说道。

诊室里,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的余佳慧医生正在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现在来看减重门诊的患者明显增多了。”她指着挂号系统说,过去一天接诊20到30人,现在每天接诊人数已增至60到80人,忙的时候甚至超过100人。“以前门诊通常到五点半就结束,现在有时得看到七点。”

肥胖不同于普通疾病,它的成因复杂多样——可能是代谢问题造成的体重增长,或是不良习惯下“不知不觉”地发胖。余佳慧介绍,每位患者都需要个性化地制定方案。肥胖需要早发现、早干预,否则就像滚雪球,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危机。

近期余佳慧接诊的一名大一女生让她印象深刻。女孩长胖了30多斤,月经已经半年时间没有来过,却一直没有重视。直到看到“体重管理年”的宣传,才开始怀疑自己的肥胖是否导致了健康问题。

经过检查,女生出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这两种疾病不仅可能影响生育能力,还可能进一步导致2型糖尿病。”余佳慧表示,很多年轻人觉得胖一点没关系,但事实上,对身体的伤害还是很严重的。

肥胖并非单纯的外形问题,而是系统性健康危机的预警信号,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疾病。女性患者可能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生育功能受损等问题;儿童患者易出现性早熟、身高发育受限等情况。同时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引发自卑、焦虑等情绪,并增加肿瘤发生风险。

医生正在为就诊者分析检测报告

余佳慧告诉记者,为了帮助肥胖患者科学减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院外管理服务,医生、营养师、康复师团队每日监督患者的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就诊后,每位患者都会被邀请加入专属微信群,在这里,他们每天分享自己的三餐食谱、饮水量、排便情况、运动记录以及体重变化。通过每日打卡,医生团队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减重状况,并通过群聊与患者互动,为患者减重提供全程的支持。

除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在成都,还有的医院通过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等方式重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获得不少市民的青睐。例如,成都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特色中医调理,采用针刺、刮痧、艾灸等综合治疗,达到调理气血、瘦身减脂、强壮体质的目的;四川省人民医院推出由七个学科组成的肥胖多学科团队,包括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康复科、心身医学科等,为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则创新“医护带练+患者跟练”模式,组织住院患者开展八段锦、趣味运动等日常活动,带动大家“动起来”。

运动成为生活方式

部分健身房客流同比增长30%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体重管理的关键不在于等到肥胖引发疾病后再寻求医疗干预,而在于将预防和“生活化”的理念贯穿始终。在成都,“迈开腿”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

清明节期间,记者走访成都多家健身房发现,有氧区、力量区人数众多,操课室也是座无虚席。

乐刻健身武侯大悦城店健身房教练小江表示:“现在前来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家不再只是偶尔来练一下,而是制定了长期计划,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大基数体重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午休都会来健身。自今年3月1日开始减肥以来,通过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已成功减重10斤。“我现在每周锻炼5次,有时会进行40分钟力量训练,有时会进行50分钟跑步机爬坡,交叉进行。身体越来越轻盈,希望夏天能穿上漂亮裙子。”

除传统健身房外,主打“随时可约、按次付费”的团课品牌“超级猩猩”也备受青睐。记者观察到,该品牌多个门店的课程预约都十分紧俏,尤其是燃脂类课程,如“热浪战绳”和“燃脂骑行”等,常常出现“满员”或“紧张”的状态。每节课时长仅50至60分钟,且课程种类丰富,成为许多市民健身减重的新宠。

“现在周末已经不流行看电影了,约团课才是新时尚。”00后小杨和她的健身伙伴本周报名了“热浪战绳”课程。她向记者展示运动手表:“一节课能消耗约600卡路里。以前我总靠节食减肥,虽然见效快但容易反弹。现在通过运动,生活反而进入了良性循环。”小杨补充道:“这些课程趣味性强、消耗大、动作易学,让大家在欢乐氛围中不知不觉燃烧脂肪,所以成为我们减脂人士的首选。”

“热浪战绳”团课训练

与此同时,记者在健身房还遇到了55岁的李先生。他表示,退休后自己越发关注健康,听闻运动对身体大有益处,便加入了健身行列。李先生特别喜欢有氧操课程,每周会参加 3 次,每次跳完都感觉浑身舒畅。“以前退休后没事就和朋友打麻将,一坐就是一整天,身体越来越差。现在运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体重降了,精神头也好多了。以前爬几层楼就气喘吁吁,现在轻松多了。” 李先生笑着说,他还打算带动身边的老伙计们一起动起来,让大家都能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生活。

如今,健身房已经不再是健身爱好者的专属场所,越来越多的市民将健身融入日常生活。乐刻健身东方天祥店教练马丁表示,“体重管理年”行动开展以来,以减重为目标的顾客明显增加,今年店内客流人数增加了大约三成,其中报名私教课的市民增长了一成左右。V9健身天祥店的潘经理也提到,与去年春天相比,今年门店的报名人数增长了8%,其中近60%的顾客是为了减重而来。

编辑:王飞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