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教育者手记|吴晓晨:由“擦鼻涕”引发的教育思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9:1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那些触动到你的瞬间。

文|淄博市沂源县第六实验幼儿园教师 吴晓晨

在幼儿园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土地上,我开启了教育之旅。这里,不仅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也是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摇篮。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所以一直在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成长环境。

就在近段时间,天气变化大,班里有很多孩子感冒了,一个个鼻涕、咳嗽不停。“老师,我流鼻涕了!”小涵跑到代老师面前,指着自己的鼻子想要寻求帮助。代老师赶紧拿出纸巾给小涵擦鼻涕,擦完鼻涕小涵又开心地去玩了。不到一分钟,娜娜匆匆走过来:“老师,我的鼻涕!”代老师又赶紧给他擦鼻涕……一会儿时间,前前后后有好几个小朋友来寻求帮助:擦鼻涕。

在我看来,擦鼻涕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多小朋友需要寻求帮助呢?虽然刚来带小班,对小班孩子的方方面面还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想,现在已经是小班第二学期了,孩子们应该完全可以自己擦鼻涕了。于是我与代老师商量好,从现在开始,让孩子们自己练习擦鼻涕。尽管第一次学习擦得不是很干净,但是宝宝很乐意自己尝试,并且一次比一次擦得干净。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尽管我的耳边依旧会常常听到这句话:“老师,我有鼻涕。”但是,无论在户外活动、游戏还是吃饭的时候,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宝宝,你长大一岁了,可以自己擦的。”刚开始有的小朋友在自己擦完一次后,第二次还是会跑来寻求帮助。但是我会坚持告诉他自己可以做的。渐渐地,跑来说这句话的孩子少了,有了鼻涕自己解决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的孩子逐渐开始不来寻求帮助了,有了鼻涕自己抽一张纸巾独立完成。

反思“擦鼻涕”这个过程,我想孩子们一开始之所以会跑来说他有鼻涕,是因为在家里,甚至在幼儿园的前一阶段,他们习惯了这样的行为,知道在说完这句话后,家长或者老师便会帮他们拿来纸巾,帮他们擦干净。孩子们独立做事的机会就在这一次次“我有鼻涕”之后被忽视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们不愿意或者不会做,而是我们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没有给予孩子们练习的机会,甚至觉得“他不行”,或者滋生了“他还小,我来包办”的想法,导致他们连简单的“擦鼻涕”都需要帮忙。

其实包办代替不等于“爱”,过多的包办代替是对孩子能力的否定,这样就等于在告诉孩子“我不相信你的能力”“你是不会的”。有时候我们虽然知道应该让孩子独立,但总是有意无意替孩子包办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洗脸等,显然孩子们是可以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总是嫌孩子速度慢而“帮助”孩子完成,其实这样会使孩子们失去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产生极强的依赖感,日积月累,他便会什么都不干,也不想做任何事情。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独立性从何谈起?

其实在每一次微小的事情上,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发现,孩子们在其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能力上的提升,更收获了成长的快乐。恰恰孩子们的独立性,正是在类似“擦鼻涕”这样的一件件的小事当中积累起来的,只要我们平时多注意培养,相信孩子们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