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自贸试验区8周年成绩单:160项试点任务全部完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7:03:00    

顶端新闻记者 郭爽爽

河南自贸试验区2017年4月1日挂牌,至今已8年,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价值和生命力所在。

2月13日,河南省政府官网公布了《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实施保障办法》。4月21日上午,该《办法》的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会议上,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军主要介绍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情况。

8年来,河南省商务厅会同相关部门、三个片区和航空港区,围绕监管服务、多式联运服务、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领域,持续改革探索,国务院通过的总体方案明确的160项试点任务全部完成,河南2023年又推出了2.0版方案,47项重点任务42项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形成615项创新成果,25项在全国推广,跨境电商、多式联运、商事制度改革等领域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省自贸办会同省委改革办从创新成果中优选发布了六批共101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省推广,放大自贸红利。

据介绍,总体看,自贸试验区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监管服务创新成效显著。聚焦模式创新、流程优化、效能提升,形成82项创新成果。

比如,首创“通关模式智选菜单”,根据货物类别、口岸、运输方式不同,从多种通关物流组合模式中选择最优方案,企业通关时效提升20%,获海关总署备案认可。

创新TIR跨境公路运输全程监管模式,建成全国第三个集结中心和除北京之外第二个TIR证签发点,线路发展到9国19条,6项业务全国首例,业务规模全国第一。

首创跨境电商敏感货物(如含锂电池)空运全链条安全管控模式,货物快检快验快放,2024年郑州机场跨境电商空运出境货量增长1.5倍。

(二)多式联运创新走在前列。聚焦完善枢纽功能、创新联运模式、创制标准规范,形成57项创新成果。

比如,开展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试点,入选国家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应用企业超380家。

扩大第五航权配额,推广空空中转快集快疏模式,今年一季度空空中转货运量增长1.4倍。郑州铁路口岸享受启运港退税政策。

郑州打造“高铁+航空”陆空联运发展高地等2项经验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典型经验。形成全国首个省级多式联运标准体系,2项多式联运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三)政务服务改革亮点频出。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审批服务等,形成351项创新成果。

“多证合一”“一码集成”“建设项目水电气暖现场一次联办”等在全国推广。郑州片区“国有建设用地出让考古前置改革”,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发文推广。

开封片区“简化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典型经验。洛阳片区“三评一审专利运营模式”,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优秀案例。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经营主体档案迁移登记一次办等11项改革试点,7项推广至全省。

(四)金融服务创新有序推进。聚焦跨境结算便利化、融资多元化、期货市场国际化,形成95项创新成果。

开展银行外汇展业全流程改革,跨部门采集涉企数据,优质企业外汇结算“秒申请、分钟办”。

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落地实施。创新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银行将铁路运输单证作为本外币结算可接受的凭证之一,400多家外贸企业结汇147亿元。

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等7个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成为聚酯产业链国际贸易定价的重要参考。

(五)法律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聚焦司法保障、涉外法律服务等,形成30项创新成果。

洛阳片区探索递进式多元化解商事纠纷模式,最高人民法院简报推广。

成立全国第五个自贸区法院,组建涉外商事审判庭,创新“金枫诉爽”“析触网外”审判模式。出台省内律所与港澳地区律所合伙联营办法,2家联营律所获批运营。

在郑州片区设立全国首个省级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挂牌运行,提供法律咨询、仲裁服务、商事调解、公证服务、风险管理等服务。

新闻1+1: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实施保障办法公布

来源:顶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