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资的制定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和原则:
确定工资标准
市场调研:参考同行业、同地区、同职位的工资标准,了解市场行情和普遍水平。
内部关键点岗位分析:确定内部关键点岗位的工资标准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最高岗位、最低岗位和主体标杆岗位。
制定工资等级:按照一定规律确定每个关键点之间不同层级的岗位工资标准关系,可以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技能操作类调整:结合技能操作类内部层级因素进行适当调整,跨职级差距可拉大,同一职级内部差距可缩小。
模拟测算:进行模拟测算,确保工资标准与预先设定的目标一致。
工资组成部分
基本工资:根据岗位和工作内容、学历和能力、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
奖金:根据各部门工作任务、经营指标、员工职责履行状况、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立,通常占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如30%)。
津贴和补贴:根据工作性质、生活需要等因素确定,如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
加班工资:根据《劳动法》规定,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情形。
制定程序
依法协商:员工与公司可以依法协商工资组成部分、数额、支付方式、期限等重要事项。
绩效考核:绩效考评由人事部统一进行,与经营利润、销售额、特殊业绩、贡献相联系。
透明发放:奖金等激励性工资通过隐密形式发放,确保公平性和激励效果。
调整和优化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工资标准的合理性和市场竞争力,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变化进行调整。
沟通和谈判:员工如认为工资标准不合理,可通过沟通和谈判表达看法和期望,寻求更公平合理的协议。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企业可以制定出既符合市场行情又体现员工价值的工资体系,从而激励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整体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