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如丧考妣什么意思(成语中的古人生活:如丧考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2 09:34:51    

“如丧考妣(bǐ)”是一个成语,口语中很少使用,常用于书面语,形容极度悲伤或者着急,就跟死了父母一样。现在的辞典都把“考妣”解释为“去世的父母”,这是不对的。因为“考妣”前面还有一个“丧”字,“丧”就是死去,“考妣”既然已死,怎么还会“丧”呢?

《尔雅·释亲》中解释说:“父为考,母为妣。”北宋学者邢昺注解说:“考,成也,言有成德……妣,媲也,媲匹于父。”意思是说父亲有崇高的品德,而母亲的品德也可以媲美于父亲。秦代的《仓颉篇》中有“考妣延年”的说法,毫无疑问也表明是对在世父母的通称。

“如丧考妣”这个成语出自《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殂(cú)”是死亡之意。尧把帝位禅让给舜之后二十八年而死,百姓们非常悲痛,就像死了父母一样,天下为尧守丧三年,三年之内不准奏乐。所谓“四海遏密八音”,“遏”意为阻止,“密”意为寂静,“遏密”专指帝王死后停止举乐,“八音”是古代对乐器的统称,乐器通常为金、石、丝、竹、匏(páo,葫芦)、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后来泛指一切音乐。

周代时,“考妣”开始专用于称呼过世的父母。《礼记·曲礼下》篇中规定:“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郑玄注解说:“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周礼》中有“以享先妣”之语,称呼去世的母亲为“先妣”。

古代的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先考”“先妣”的字样,“先考”和“先妣”容易理解,即过世的父母,“显考”和“显妣”就不容易理解了。原来古人常常在祖、考和妣之前加上一个“皇”字,作为对祖宗和父母的美称,即“美”的意思。比如屈原《离骚》的开头写道:“朕皇考曰伯庸。”我已经过世的父亲叫伯庸。元代误以为这个“皇”字专指皇帝,因此专门下诏改成了“显”,这是不明白古人称“皇考”的含义所致。

古代有句著名禅语:“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如丧考妣。”里面含有很深的禅机,供读者朋友参禅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