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韶关市委政法委统筹市县两级政法单位,深入推进政法惠民十件实事,收到了较好成效。
1.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深化推进“打、防、管、治、建、宣”,不断强化预警劝阻,全力拓宽宣传方式,重拳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2024年,全市核破电诈及关联犯罪案件2808起,紧急预警劝阻20.5万人,拦截群众被骗损失1908.31万元,返还群众1642.66万元。
2.“局长信箱”为民解忧
用好平台、搭建桥梁,充分发挥局长信箱前置作用,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依规依法、来信必复、一信一答、通俗易懂”的工作原则,严谨细致做好信件流转、核查、反馈等工作。
2024年,接收群众来信2400余封,信件回复率100%。
3.司法救助融入检护民生
扎实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加强对农村地区因案导致生活困难当事人的司法救助力度。
2024年,受理并办结司法救助案件134件,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163.9万元。
4.“食”刻守护公益诉讼
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损害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严格追究侵权人责任,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2024年,共搜集侵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线索151条,立案129件,发出检察建议68件,直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0件,追偿公益损失661.53万元。
5.“一个都不能少”涉罪未成年人帮教
加强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推动家庭、学校、社会齐发力,搭建心理援助平台,用好专门学校,预防涉罪未成年人再次犯罪。
2024年,共对88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一人一档”做好跟踪帮教工作,发出督促监护令62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41人次,推动中小学、职校、专门学校等各类学校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多形式开展法治进校园、进乡村活动。
6.“快执闪结”行动
实施“根治欠薪”等涉民生案件专项行动,优先立案、优先办理、优先兑付执行款,建全“执行+N”多部门协同联动体系,加大对“执行不能”案件当事人司法救助力度,发布“快执闪结”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着力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
2024年,共受理涉民生执行案件1903件,执行到位金额5374.49万元,及时为胜诉当事人兑现“真金白银”。
7.开辟二审立案“快车道”
畅通全流程二审网上立案渠道,完善二审立案工作流程,送达网上立案须知,并嵌入审判系统文书模板,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可通过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等在线平台实现“一键上诉”,以信息化赋能上诉案件再提速,最大限度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
2024年,二审网上立案2110件,立案通过率95%。
8.诉讼服务“绿色专窗”
构建“一窗通办”服务体系,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设立“绿色专窗”,配备诉讼服务专员,集中办理立案咨询、立案登记、费用收退、文书送达等诉讼服务。
2024年,实现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绿色专窗”全覆盖,为特殊群体办理诉讼服务1982人次,提供上门立案等“家门口”服务243件次,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服务诉求。
9.法援惠民生
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市域通办”,简化案件受理程序,为特定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开展“法援护苗”专项行动,为群众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2024年,全市法援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852宗,其中涉特殊群体3139宗。
10.温情公证服务
坚持公证为民,出台减证便民办法举措,免收80岁以上老人遗嘱公证费,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接待、优先办理,提供上门服务,使困难人群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公证服务。
2024年,共为符合条件的特殊群体办理公证201宗,减免各类公证费2.8万元。
来源:韶关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