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程序复杂、耗时长,现在一键输入,办理业务简单易操作。”在近期公司参加的投标项目中,陕西明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经营部工作人员郭雪深刻感受到了“智慧移动+指尖交易”带来的便捷。
“暗标盲评”“不见面开标”……西安招投标创新改革跑出降本增效“加速度”。
“智慧移动+指尖交易”破解企业投标成本高难题
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出的智慧移动交易系统(西安交易APP)上,招投标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移动参与招投标等多项功能一目了然。
“全国各地企业都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招标文件下载、投标文件上传、扫码解密、在线开标,全过程参与西安市招投标事项。”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李积文介绍,西安交易平台与全国电子营业执照库数据对接,投标企业使用电子营业执照扫码登录电子交易系统、进行电子签章、企业基本信息自动导入,实现企业信息免填写、材料免提交、信息可校验,有效解决企业跨区域登录交易系统难、基本信息核验难、企业信息填报繁杂等问题。
李积文说,通过深入推进“互联网+招标采购”改革,有效解决企业投标成本高等现实难题,交易便利度全面提升。尤其是“智慧移动+指尖交易”,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智慧移动交易系统(西安交易APP),投标企业通过手机可全时限、全地域掌握交易市场信息、了解交易动态、办理交易事项、随时随地参与交易活动,实现交易“掌上办”。2024年,完成移动交易项目270个,近万家企业通过手机参与投标,交易额76.39亿元。
实行“暗标盲评”防范评标“暗箱操作”
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暗标盲评”及专家分散席位制的评标方式,成功中标一个项目,企业工作人员称,这种评审改革,更能显示专家评审的公平公正。
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一处处长樊鑫介绍,“暗标盲评”是运用数字化手段屏蔽投标人信息,专家在隐藏企业名称的情况下进行评审,有效解决评标专家打感情分、关系分等问题,降低了评标专家“被围猎”的风险。2024年,实施“暗标盲评”项目103个,其中8个项目实施“暗标盲评+远程异地”。同时,常态化实施远程异地评标,发起成立“黄河流域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与13个省市的50家交易中心开展跨区域交易合作,实施常态化远程异地评标,有效防范评标“打招呼”“找熟人”“暗箱操作”等问题。“这是强化数字赋能强有力的举措,与传统的招投标相比,是颠覆性的发展与改革。”樊鑫说。
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降低投标企业成本
围绕解决企业投标成本高、资金周转难等痛点问题,西安市对开标模式、投标担保进行创新改革,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在招标采购领域全面实施“线下不见面、线上面对面”的“不见面开标”模式,大幅提高开标效率,降低投标企业人员、交通、差旅、时间等成本。
“我们通过西安交易APP发布招标公告,投标企业可以在手机上了解情况,随时参与交易活动。”西安经发地产有限公司招标采供部袁姓工作人员说,现在参与招投标的央企和外地企业越来越多,这得益于西安市不断以数字赋能提升招投标工作。
“‘不见面开标’让企业代表不用出差,这样对企业来说,省时省力又省钱。”李积文介绍,2024年开展了5431场次“不见面开标”,节约交易成本约9500万元,不见面开标率达100%。
不仅如此,西安市大力推广电子保函,开发建设金融服务平台,将电子保函系统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面向银行、保险、担保等保函机构开放。“23家保函机构在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电子保函在线申请、保函开具、在线提交的全流程电子化服务,有效解决纸质保函办理繁琐、保函造假、投标企业信息泄密等风险。”李积文说。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人员表示,接下来将充分立足于企业和市场需求,以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继续加大“数字+招投标”改革创新,拓展智慧移动交易应用范围,打造“移动交易中心”,探索“远程异地+分散席位+暗标盲评”专家评审新模式,强化阳光交易平台建设,推动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
来源:群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