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3日讯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但至今病因仍不明确,也没有根治方法。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提醒,了解帕金森病科学预防三部曲,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减少患病风险和延缓疾病发展至关重要。
市疾控中心专家田诗雨介绍,科学防治帕金森病,首先要穿好“防护衣”,简单来说就是要避免接触导致帕金森患病的危险因素,这是疾病预防里的一级预防。不过对于帕金森病,目前还没完全搞清楚它的发病机制,但根据现有研究,市民可以注意这些方面:家里有亲人得过的话要留意(遗传因素,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头部谨防外伤(骑车运动要戴头盔);经常接触工厂里的化学品、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要注意科学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
常开“预警雷达”是疾病预防里的二级预防,即针对帕金森疾病预防要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因为帕金森病一旦确诊往往都已经到了中晚期,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均产生明显影响。因此,识别帕金森病早期症状是重中之重。有研究显示,智能手表通过持续监测手部动作等细微变化,能在患者出现明显颤抖症状前就发出预警,可以提前7年预测帕金森病。现在国内很多医院也在用类似的黑科技——通过智能手环、高清摄像头等设备,结合AI算法,把患者的走路姿势、手部动作等细节转化为精确数值,帮助医生更早发现帕金森病苗头。有条件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尝试。
当然“人工智能”还没完全普及情况下,下面的筛查方法也管用:家属和老年人可以对照如下9个问题进行帕金森病自查,满足其中2条就要尽快就医:手、胳膊或腿经常颤或抖;从椅子上起立有困难;脚有时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站着或走路时腰弯得越来越厉害了;走路时脚拖地走小碎步;身体平衡有困难,走路容易跌倒;系衣服扣子或鞋带有困难;写字和以前相比变小了;讲话的声音比以前变小或变柔了
积极应对、主动康复是疾病预防里的三级预防,是帮助已经生病的人,让他们生活得更舒服。确诊为帕金森的患者也别自暴自弃,积极应对,主动康复可以这样做:
环境适应性改造:去掉家里过高的门槛,走廊留出足够宽度方便轮椅或拐杖通过;换亮但不刺眼的灯泡,床边装自动感应的小夜灯;注重浴室安全,地面用防滑材料,浴室铺吸水的防滑垫;应用辅助器具,用带坐姿报警功能四脚拐杖,装能自动升降的马桶。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刷牙洗脸别代劳,坚持自己做日常动作,就像给关节做防锈保养;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康复训练,配合关节活动度训练,维持肢体功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孙源熙
(作者: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