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 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直单位第十场,介绍咸宁财政聚财聚力支持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情况。
2024年,全市财政系统以“拼抢实”的作风克难攻坚,交出一份成色十足的财政答卷,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68亿元,可比增长12.1%,较全省高6.7个百分点;“三保”底线兜牢兜实,民生支出占比超78%,获第四届湖北省改革奖。
2025年,市财政部门聚力促发展,将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用好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预算内资金、两重两新资金支持“五大行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支持产业倍增。统筹安排36.33亿元,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支持“5+4”产业补链、强链、固链。统筹22.8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发展,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17%。
——抓实政府投资。统筹安排57.83亿元,支持长江引水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国际陆港、“养心谷”潜山片区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等项目建设,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支持提振消费。统筹安排20.98亿元,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国补政策,发放消费券,推动商品“以旧换新”、房地产回稳向好,大力拓展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文旅等服务消费,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业态,支持餐饮服务、现代物流、商贸、文旅融合等发展。
市财政部门聚力惠民生,将优化财政业务流程,减环节、压时限、优作风、强服务。惠企惠民政策“免申即享”,直达资金直接惠企利民,批复资金免申即拨,投资评审提速50%以上,政府采购随到随办。继续派出86名财政监督指导员,深入165家预算单位监督指导,力促资金快拨、快用、快周转。
同时,用政府紧日子换老百姓好日子。去年,我市在全省市州层面率先出台“过紧日子”负面清单,规定14个方面40条“不能做”事项,收效较好。今年,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10%。压减、统筹的资金全部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投入,确保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兜底水平只增不减、基层保障只增不减、支持发展只增不减。
(记者 庞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