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李萌)"数"趣盎然,"学"以致用,为拓宽学生们的数学视野,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交织,发展数学思维,让每个孩子能在生活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启迪思考、获取知识、运用所学,2025年3月28日,西安市未央区三官庙小学数学组开展实践课活动,一场围绕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圆柱圆锥的单元整理》数学实践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数学组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活动伊始,团队便明确了分工,杨妮娜老师负责说课,李萌老师承担授课任务,王菊萍老师和蒋艳荣老师进行教学反思,王琳平老师担任记录工作。在教学设计思路的讨论中,大家集思广益,规划出知识梳理、对比探究、分层练习、错例诊疗等环节,力求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圆柱圆锥的知识。研讨期间,教师们纷纷提出建设性意见,如在知识梳理环节加入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设计“圆柱变圆锥”动态课件,强化单位换算训练,增加生活实例练习以及设置分层任务单等。

3月26日,李萌老师在六二班进行磨课,课后团队针对授课过程展开深入反思。发现时间分配存在问题,知识梳理超时致使分层练习和错例诊疗环节无法充分进行;课堂导入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板书结构松散,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小组任务学习中部分学生效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团队重新分工,完善学具准备、课件教案和说课课件内容。
课堂展示

经过优化,课堂环节焕然一新。在3月28日六年级一班的公开课上,杨妮娜老师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和作业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说课,接着李萌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了本节课的展示:“物以类聚,知识梳理”让学生系统感悟知识;“无中生有,变式应用”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强化练习;“触类旁通,提升应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全课小结,温故知新”巩固所学知识。
共研促教

评课环节,李刚主任称赞课堂利用成语串联知识点效果好,同时建议细化学习单设计;王菊萍老师和蒋艳荣老师肯定了课堂的充分准备和紧凑节奏,提议加强对学生的评价;数学组其他老师也分别从拓展学生思维、丰富评价形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这场研讨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老师们探索教育真谛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未来的教学征程中,他们将继续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深耕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收获成长与进步。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之花必将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书写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