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月牙泉鸣沙山在哪个市(在敦煌,鸣沙山与月牙泉为何可以共存千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9:34:12    

说到敦煌,很多人会想到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它有着闻名天下的壁画。而鸣沙山与月牙泉,是敦煌的另一张名片。最近上热搜的敦煌又“堵骆驼”了,就是发生在鸣沙山的场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鸣沙山与月牙泉。

鸣沙山与月牙泉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km处鸣沙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鸣沙山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山形环弯,错落有致,山脊挺括,宛如刀刃,山体则象古埃及的一座座金字塔,金碧辉煌。

沙漠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这美景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与月牙泉天蓝、云白、草绿、水清,色彩丰富而明艳动人,鸣沙山下的骆驼依然宛如长龙。月牙泉南岸的胡杨,千年来一直守护着月牙泉,还有月牙泉周边的芦苇,到了秋天,芦花烂漫,飘逸如云。

首先,鸣沙山与月牙泉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东汉称沙角山,俗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据说,在人们在从山顶向下滑的时候,这里的沙子就会发出阵阵巨大的声响;还有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鸣沙山甚至会发出如丝竹弦乐般的美妙声音来。

发出声音的原因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沙粒碰撞发出的声音。其次是静电发声。当鸣沙山的沙子在人力或者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时,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便会互相摩擦,从而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就发出了声响,无数的沙子的声音汇集在一起,便声大如雷。鸣沙山的沙子是由红、黄、绿、黑、白 五种颜色组成 我们又把这沙子称为五色神沙

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成为了当时的旅游胜地,那时候它还叫沙井,唐代人管它叫药泉,一直到清代才定下月牙泉这个名字。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

根据科学家的考察,鸣沙山已经存在三千多年了。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鸣沙山的形成离不开这三个条件:气候、沙源以及特殊的地形

首先是气候,它所在的敦煌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多大风,为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其次,是要有充足的沙源。鸣沙山位于干旱区,周边戈壁荒漠遍布。尤其是它西部连接着的库木塔格沙漠,有数不清的沙粒,为鸣沙山的形成提供了十分充足的沙源。

最后是地形的因素,要知道,若没有特殊的地形,沙子便会随风飘走,而不是停留在这里,堆积成沙山。鸣沙山的沙子就是因为从库木塔格沙漠被风吹到这里后,被三危山和黑石峰山阻挡了去路,便在这里停留沉积,在长年累月的积淀下,形成了一座山。

那么月牙泉它的水是怎么来的呢?它为何千年不干涸?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39.9毫米,降水量年际相差悬殊,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如此少,肯定不是月牙泉的主要水源补给

月牙泉在沙漠中,降水少,又没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也没有河流汇入,那么只能考虑地下水补给了。月牙泉处于敦煌地区党河洪积扇和西水沟洪积扇两个扇间洼地的中心地带,通过党河补给的地下水径流为其提供水源,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区域地下水位溢出地表,是月牙泉形成的关键因素。

月牙泉低洼的地形,有利于储存水分,而月牙泉所处位置的的地下水位较高,地下的暗流可以对月牙泉,进行源源不断的补给,这也是月牙泉能够留存千年的基础条件。

从地质结构来看,月牙泉所处位置地质结构松散,大多是洼漕沉积的松散堆积物,地下暗流可以轻松渗透,有了地下水层的补给,即使在最热的时候,月牙泉也没有干涸过,但自从上世纪70年代起,月牙泉附近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工业、农业发展用水增多,人们大量挖掘机井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不断降低,泉水的深度也肉眼可见的降低,从原来的5米深,到1985年平均水深不足1米。

但近些年来,通过人工补水,使得月牙泉保持现在的状态。牙泉补水工程,通过确保党河河道流量,间接对地下水进行补给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鸣沙山的沙子不会淹没月牙泉?它们为何可以共存千年呢?

原来,沙丘的移动速度与沙丘的高度成反比,越是高大的沙丘越不移动月牙泉周围的沙丘较为高大(平均高度为140米),而且在这个区域内,冬季以偏西西南风为主,夏季以偏东东北风为主,相反方向的风抵消了对沙丘的影响,所以沙丘不发生整体的移动

鸣沙山的神奇之处在于白天游人登山下滑,将大量的流沙从山顶滑下来,一夜之间,这些沙粒又凭借风力重新回到山顶,恢复原来的形状。古文献中也有“经宿吹风,辄复如初”的记载。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做离心回旋运动,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塌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面高大的沙山山脊上,这就是“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