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诸葛亮为何事必躬亲,却不肯培养人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6 13:48:25    

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改元建兴。丞相诸葛亮护送刘备的灵柩返回四川安葬。刘备托孤时留给诸葛亮的助手是尚书令李严,同时担任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李严镇守白帝城,防范来自东吴可能的威胁。

刘禅呢,稀里糊涂地当上了皇帝,对于老爹留下的托孤重臣诸葛亮,自然尊崇有加。他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并且建立了丞相府。

开府,在汉代指高级官员建立自己的专属工作部门,并且选用自己的幕僚。这是加强行政和人事权力的直接表现,通常只有三公以上的高官才能拥有这个特权。在刘备称帝前,只是刘备自己开府,诸葛亮作为刘备的高级幕僚和执行助理,“署左将军府事”,“署大司马府事”。刘备称帝后,作为百官之首的诸葛丞相,主要也是依靠录尚书事的权利管理国政。等到刘禅时代诸葛亮自己开府,实质上标志着整个蜀汉帝国的权力中枢都到了丞相府。

不久,诸葛亮又被任命为益州牧,也就是四川省主席。要知道,刘备在称帝前自封的官职就是益州牧,而且当时蜀汉的全国领土,其实基本上也只有益州这块地盘。诸葛亮等于既当了政府首脑,又兼任了主要领土的地方行政长官,军政大权尽揽在手。

从来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诸葛亮原本的作风就是谨慎,事无巨细,都喜欢亲历亲为,关注细节。

在刘备时代,这不是坏事。刘备做皇帝统管大局,做战略决策;诸葛亮帮助他完善细节,从而形成良好配合。更别说那时候还有法正(以及更早的庞统)提供高屋建瓴、异军突起的奇谋诡计,有关羽、张飞这样独当一面的猛将。

可是如今已大不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这个丞相不是皇帝的助手,而是皇帝的保姆和皇帝的全权代理人。诸葛亮必须担负战略决断和宏观统筹的责任,而他却依然秉承过去给刘备打工时的习惯,对每件小事情都生怕弄错,事必躬亲。这样就必然造成一个结果:

筋疲力尽。

他的这个问题很早就有人指出来。有一次,诸葛亮在亲自校对修改文书。他手下的秘书杨颙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冲进办公室,劝谏诸葛亮说:

“管理这玩意,有自己的一套法则,上下不能越权。比如说一家人里面,长工种地,女仆做饭,鸡打鸣报晓,狗守门防盗,牛运重物,马走远路,大家各司其职,那么主人家就可以过着吃饱了睡,睡够了吃的悠闲生活。如果某一天,这位主人忽然神经发作,不再安排佣人和家禽家畜,却自己去一件一件的做,必然要搞得筋疲力尽,而且什么事儿都做不成。不是因为他不如佣人,不如禽兽,而是他违反了作为主人的管理法则。所以古人说,王公应该坐而论道制定政务,士大夫应该去把这些政务落实,大家伙都各司其职,事情就好办了。汉代的宰相丙吉只关心牛喘气(因为说明天气异变)而不关心路边的死人,陈平不肯去了解钱粮的数字(因为这事儿有专门官员负责),他们都知道自己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百官,这才算符合管理原则啊。今天您是国家的执政,却自己来校对文书,这样也太辛苦了吧!”

诸葛亮微微一笑:“您说的对。”之后一段日子,他适当减少了对这些鸡毛蒜皮的躬亲。

然而过了没多久,诸葛亮依然故我,孜孜不倦于各种小事细节的关注。

当年诸葛亮在隆中读书时,和他的几位朋友崔州平、孟公威等一起读书,崔州平他们把书中内容读得滚瓜烂熟,唯有诸葛亮“观其大略”,不去纠结细节。诸葛亮最终确是比他的几位朋友取得了更高的成就。然而在达到人生权力顶峰之后,诸葛亮的风格却与读书时判若两人,偏偏对细节分外关注,而在这同时还不放弃“大略”。因为他担心别人的才能不如自己,担心别人不像自己这样尽心。所以很多工作,宁可自己来亲自抓,不肯轻易托付给人。

不得不说,这虽然能够把一些细节事务做得尽可能的完备(毕竟诸葛亮本人具有出色的行政能力),然而付出的代价,却是精力的严重牵扯,和健康的损害。最终究竟给蜀汉的“兴复”大业带来了多少损害,恐怕是难以评估清算的。